【建築與音樂】學習筆記(十二)民族主義與民族風格6/22/2018

「建築是凝固的音樂,音樂是流動的建築」
【建築與音樂】學習筆記(十二)民族主義與民族風格6/22/2018
【解譯】
natio(拉丁)種族 誕生 血脈 部落
nation民族, nationalism民族主義,民族風格
country 祖地,  contrata()土地
State 國家,  state 狀態,陳述
民族主要定義在:「語言」

「民族性、民主性。反對外族侵略和民族壓迫,反對封建統治和民族分裂,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思想內容。為了表現這些內容,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,反映愛國主義和民族統一思想,在音樂風格上特別注意吸收民族與民間音樂的元素。

歐洲的歷史,權力中心在皇帝與教廷
歐洲音樂主流,在義大利 法國 日耳曼
民族主義,民族風格起源1848年法國的二月革命,之後在歐洲遍地開花
古典音樂中的民族主義浪漫主義一環,在現代音樂中仍持續發展。」
蕭邦是法國人,非波蘭人,承襲貝多芬,法國貴族風

李斯特出生在匈牙利的德語區,在維也納受教育

民族風格音樂風格,最早自波西米亞,德弗札克

現代音樂有很多民族風格,含中國,如,譚盾

《建築》

維也納
維也納的是邊境城市,臨鄂圖曼帝國,建築風格有阿拉伯東方元素。

華格納Otto Wagner(1841-1918)
奧地利(奧匈帝國)建築師和都市計畫師,同時也是設計教育家。他的大量建築作品改變了其家鄉維也納的城市風貌,代表了十九世紀末維也納建築界的革新與探索。他曾擔任維也納美術學院建築系教授,同時也是著名藝術與設計團體「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」的代表人物之一。→ http://bit.ly/2MWOZ0h
【註】Secession 分離派(剪斷)又名Art Nouveau 新藝術運動-帶有民族風格



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

摩爾人,阿拉伯,伊斯蘭教文化,拼花,磁磚(青花磁器染料來自阿拉伯)

高第建築,歌德精神,中世紀,摩爾人,卡薩隆尼亞民族風格

●高第Antonio Gaudí (1852-1926) http://bit.ly/2KowZ0b

「西班牙建築師,「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」的最佳實踐者(Catalan Modernisme,屬於新藝術運動),為新藝術運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,以其複雜、新穎、獨樹一幟、個人色彩強烈的建築作品知名,有被譽為「上帝的建築師」。其作品多位於巴塞隆納,如聖家堂。」

聖家堂(1884-

聖家堂中殿的屋頂景觀─高第從大自然中汲取設計靈感


巴特略之家(19051907

米拉之家(19051907

荷蘭
荷蘭建築民族風格,磚瓦




【音樂】

威爾第Giuseppe Verdi (1813-1901)

「威爾第被公認為歌劇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,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。
他的作品富有情感、充滿生命熱力,重現義大利音樂的過去所擁有的榮耀與精神,同時也用音樂文化的力量,團結了人民脫離外國強權的心。在稱頌他的音樂之際,義大利人民也感謝他激起義大利人愛國之心,於是將他的名字化為一統義大利的的國王名字縮寫:Vittorio Emanuele Re D'Italia (VERDI),用義大利勝利之王直接稱讚這位偉人! 而全義大利人也高喊 VIVA VERDI「威爾第萬歲」作為給威爾第的歡呼。」

VERDI vs WAGNER

威爾第:歌劇“拿布果” 第三幕 「希伯來奴隸之合唱」思惟淩空翱翔(飛吧,乘著思念的金色翅膀) (【維基百科】→ http://bit.ly/2Kadmti
G. 樂譜影音 https://youtu.be/LQCooL_q91k

G. 英文歌詞 https://youtu.be/fZU6CbbR2yo

這部歌劇加上下一部的「隆巴底人」成了威爾第早期 "Risorgimento Opera" 的代表。"risorgimento" 這個字的意思是義大利復興運動。彼時義大利尚未統一獨立,許多邦國仍在奧匈帝國統治下,一批有識之士於是大力鼓吹義大利復興運動,而當威爾第這一部歌劇上演時,第三幕那個合唱曲立刻點燃了義大利知識分子愛國的情操,威爾第也被視為義大利復興運動的精神領袖;因此,首演後,"Va, pensiero, sull'ali dorate" 傳唱不絕;甚至到了威爾第壽終正寢時,送他入土的,也是這一首動人的合唱曲。」

G.意大利文原歌詞及中文翻G.
Va, pensiero, sull'ale dorate;  飛吧,思念,乘著金色的翅膀;
va, ti posa sui clivi, sui colli,  飛吧,君臨山坡、山丘,
ove olezzano tepide e molli  在那兒,溫柔而和煦的,甜美的
l'aure dolci del suolo natal!  是我們故鄉的土地聞起來的芳香!

Del Giordano le rive saluta,  問候約旦河的河岸,
di Sionne le torri atterrate...  以及錫安傾倒的高塔...
Oh mia patria s?bella e perduta!  啊我的祖國是如此可愛和迷人!
Oh membranza si cara e fatal!  啊如此親切又充滿絕望的回憶啊!

Arpa d'or dei fatidici vati,  訴說預言的先知的黃色豎琴,
perche muta dal salice pendi?  為何你被掛在柳枝上緘默不語?
Le memorie nel petto raccendi,  再燃起胸中的回憶,
ci favella del tempo che fu!  訴說以往的日子!

O simile di Solima ai fati  哦不忘耶路撒冷的命運
traggi un suono di crudo lamento,  來發出可悲的嘆息聲,
o t'ispiri il Signore un concento  或是讓主帶給我們
che ne infonda al patire virt?  忍耐我們痛苦的堅毅?

波希米亞民族風格 http://bit.ly/2tzEx60
古中歐地名,現在位於包括布拉格在內的捷克共和國中西部地區,1993 年之後成為組成捷克共和國的主要部分之一。

史麥塔納Bedřich Smetana (1824-1884)
─「生於波希米亞利托米什爾,卒於布拉格,捷克作曲家。。他的音樂成功發揚了捷克民族文化,和捷克的獨立密不可分,因此被譽為捷克音樂之父。在國際間他以歌劇《被出賣的新嫁娘》最具代表性;包括交響詩組曲《我的祖國》細膩地演繹了捷克的歷史、傳說故事和景緻。」→ http://bit.ly/2KlwrVM

史麥塔納博物館The Bedřich Smetana Museum on the banks of the Vltava, Prague─布拉格市中心設立了史麥塔納博物館,整棟建築仿效文藝復興時期風格,裡面展示史麥塔納歷年相關報導、作品手稿、樂曲、照片等。

我的祖國Má vlast
「由六部分組成: Vyšehrad(高堡)Vltava (莫爾道河)Šárka(薩爾卡)Z českých luhů a hájů (來自波希米亞的小樹林和河流)Tábor(塔波爾)Blaník(布拉尼克山)

莫爾島河-被喻爲「古典音樂史上刻劃水流最生動的樂段」,在捷克享有國歌般崇高的地位。
G. 樂譜影音 https://youtu.be/BhAwqPBPIEM

G. 庫貝利克 指揮捷克愛樂1990“布拉格之音樂節”開幕音樂會

【註】庫貝利克與布拉格之音樂節 http://bit.ly/2tszNQi

G. 鋼琴四手連彈演奏版

G. 卡拉揚 指揮柏林愛樂

德弗札克 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(1841-1904)

「德弗札克生於當時奧匈帝國波西米亞的布拉格(現屬捷克)是十九世紀捷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,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。
德弗札克的作品有很多,無不呈現出捷克民族音樂特性。史麥塔納將自己國家的民族面貌和民歌引入捷克音樂創作,如他的歌劇和《我的祖國》;德弗札克將此傳統發揚光大,帶到高峰。他讚美當時乃是音樂界主流的華格納、布拉姆斯的音樂,但卻不為其意識所影響,仍自己走自己的路。在這位謙遜的人的作品中,充滿了對祖國,對大自然,對宗教的愛。
他從一連串的失敗中堅持過來,直到布拉姆斯推薦其斯拉夫舞曲付梓出版,以及為大眾所接受為止。德弗札克不斷地寫出那些無可超越的音樂作品。」
【維基百科】→ http://bit.ly/2ImEiAx


德弗札克:聖母悼歌Dvorak A.- Staba Mater
  3. Eja, Mater, fons amoris (chorus) 〈啊!聖母〉
  G. 楊頌斯 指揮巴伐利亞管弦樂團與合唱團(中英文字幕)
Mariss Jansons /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& Choir,

  G. Eja Mater〈啊!聖母〉─台大合唱團

「身在異鄉思故鄉」,四首大作:

「從 1892 年到 1895 年,德弗札克接受美國富豪珍妮特·瑟伯Jeanette Thurber的邀請,赴紐約擔任美國國家音樂學院的院長。」

德弗札克: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─史塔克 大提琴(1894-95)
Dvorak A.- Cello Concerto Op 104, Janos Starker,Cello

德弗札克:第九號交響曲“新世界”(1893)
Dvorak A.- Symphony No. 9 in E minor, "From the New World", Op. 95, B. 178 (1893)

德弗札克:F大調弦樂四重奏"美國"1892
德弗札克:降E大調弦樂五重奏"美國"1893─又稱“中提琴五重奏”
Antonin Dvořák - String Quintet in E-flat Major, Op. 97, B. 180
Smetana Quartet with Josef Suk
德弗札克1893年在愛荷華州的斯皮爾維爾度過的夏天組成。這是一個中提琴五重奏”,因為它是一個額外的中提琴弦樂四重奏。在他寫下他的美國弦樂四重奏後不久,它在一個月內完成了。與四重奏一樣,五重奏巧妙地捕捉了波西米亞風格與美國靈感的變化。


《安可曲》

德弗札克:A大調第二號鋼琴五重奏op.81 
Dvorak A.- Piano Quintet in A Major op.81/ Andreas Haefliger (piano), Takács Quartet


德弗札克:幽默曲─馬友友 大提琴+帕爾曼 小提琴
Dvořák Humoresque Yo Yo Ma, Itzhak Perlman

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 (1865-1957)

「芬蘭作曲家,民族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晚期重要代表。

西貝流士:芬蘭頌
Sibelius J. - Finlandia

G. piano solo version (audio + sheet music)

俄羅斯民族風格》
柴高夫斯基Piotr Ilich Tchaikovsky (1840-1893)
「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,其作品有民族樂派特徵,但仍以浪漫風格為基準。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。」

柴高夫斯基:第一號鋼琴協奏曲-阿格麗希 鋼琴 孔德拉辛 指揮
Piotr Ilich Tchaikovsky - Piano concerto No. 3 in b, Op. 23
Martha Argerich (*1941), piano , Kyril Kondrashin Conduct

柴高夫斯基:G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.44─普雷特涅夫鋼琴
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. 2 in G major, Op. 44 Mikhail Pletnev, 
II. Andante non troppo 20:28~
 
柴高夫斯基:d小調弦樂六重奏“佛羅倫斯的回憶”
Tchaikovky - String Sextet in d minorSOUVENIR DE FLORENCE Op. 70 (1890)
G. Janine Jansen & Friends

G. 樂譜影音

柴高夫斯基:鋼琴三重奏"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回憶"
Tchaikovsky: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. 50
Joshua Bell, Misha Maisky, Evgeny Kissin

葛令卡
葛令卡Mikhail Ivanovitch Glinka18041857俄羅斯音樂之父
「格林卡的早期創作主要受德奧古典主義和義大利歌劇的影響,30 年代後,開始注意在作品中採用民族元素。其優秀作品具有風格樸素,民族氣息濃厚,旋律通俗優美,色彩明快的特點,被譽為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。」
葛令卡:盧斯蘭與魯密拉 歌劇序曲─葛濟夫指揮
Glinka M. - Russlan And Ludmilla (Overture) / Valery Gergiev /Orchestra Of Mariinsky Theatre

俄羅斯五人組
我的名字叫巴拉基雷夫─談五人組的生平紀事 → http://bit.ly/2tlI2xx

巴拉基雷夫Mily Alexeyevitch Balakirev18371910),
鮑羅定 Alexander Borodin18331887
  交響詩《中亞草原素描 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 ─葛濟夫 指揮 https://youtu.be/ux3ECCaQnoY

庫宜Cesar Cui18351918
林姆斯基-高沙可夫Rimsky-Korsakov18441908音樂理論學者,
─著作《和聲學實習》和《管絃樂法原理》,《大黃蜂的飛行》(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
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),
   展覽會之畫
G. 萊納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
Mussorgsky M. -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/ Fritz Reiner,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

G. 展覽會場: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指揮柏林愛樂

G. 霍洛維茲 鋼琴獨奏
Mussorgsky: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, Horowitz (1951)

總結
以「輕、」來說建築文化的演變:

1.輕─希臘, 早期基督教(聖靈), 歌德(瓢浮),文藝復興,理性主義,新古典主義,浪漫主義

2.重─羅馬,仿羅馬,文藝復興,巴洛克,矯飾主義

建築包括音樂─大教堂出現是為了音樂
1750年開始有「審美觀念」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建築與音樂】學習筆記(十一)浪漫主義6/15/2018

【建築與音樂】學習筆記(四)十字軍、歌德風格、聖母院樂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