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邦與蕭邦大賽的勝利 / 焦元溥在現場

【聯合報╱文/焦元溥】

2010.10.18 02:18 am

今年是蕭邦誕生兩百年,也是五年一度蕭邦大賽年,果然吸引眾多名家前往華沙競藝。本屆大賽不但由全新單位舉辦,規則更是一絕:既給予參賽者相當大的選曲自由,卻又要求第二輪必彈馬厝卡、圓舞曲和波蘭舞曲,準決賽必彈最複雜難解的「幻想波蘭舞曲」—前者考驗對三類同是三拍舞曲的掌握,後者探究對蕭邦認識是否深刻。就筆者現場觀察賽事第二輪最後三場和第三輪全程的感想,此一設計確實精明。

也因大賽由全新單位舉辦,評審減為十二位,受邀者也幾乎都是蕭邦大賽獲獎者或演奏名家。其中亞洲就有傅聰(中國)、鄧泰山(越南)與小山實稚惠(日本)三位(波蘭僅占四位),具體反映亞裔在蕭邦大賽的長久榮耀。然而本屆日本鋼琴家無一進入準決賽,決賽更無任何亞裔,雙雙打破大賽一九五五年以來的紀錄。就第三輪而言,筆者相當認同評審的決賽名單,也支持比賽就該以演出論成果,而非考量國籍或族群,方能重振大賽威信。筆者認為,本屆決賽名單反映出參賽者必須:

一、技巧精湛:決賽十位中,八位在第三輪皆展現完整的演奏技術,五位更堪稱技巧絕佳,音樂也相當出色─請記住他們的名字(Yulianna Avdeeva,Evgeni Bozhanov,Lukas Geniusas,Nicolay Khozyainov,Ingolf Wunder):無論名次如何,他們都值得欣賞並追蹤。而光是如此決賽名單,就堪稱蕭邦大賽的勝利。

二、詮釋蕭邦出色:決賽名單中,也有風格並不亮眼(如法國鋼琴家Francois Dumont),甚至在準決賽出現大量失誤的參賽者(如波蘭鋼琴家Pawel Wakarecy)。但前者設計嚴謹,後者則彈出絕佳「幻想波蘭舞曲」。評審棄技巧傑出但音樂空洞的另一波蘭鋼琴家,顯示的確看重蕭邦詮釋。而決賽十位在準決賽雖各有高下,卻全都為「幻想波蘭舞曲」提出言之成理的見解。換言之,無論技巧表現如何精湛,在其他曲目詮釋如何突出,若不能掌握此曲,如美國鋼琴家 Andrew Tyson,或許就與決賽無緣。

三、不怕提出創意:大賽雖建議使用波蘭國家版樂譜,只要言之有物,詮釋合理且具高度藝術性,即便設計和譜上指示相反,一樣能被選入決賽。對筆者而言,這證明評審的藝術修為和胸襟。如果參賽者以為參加比賽就得隱藏個性,只當「好學生」(如鄧泰山受訪所言),大概也難受評審青睞。而決賽鋼琴家的繽紛詮釋,再一次證明蕭邦樂曲的無限可能,自然也是蕭邦的勝利。

「對未進決賽的參賽者而言,我希望大家明白,比賽雖然結束,但你的人生並沒有結束。」謹以主審Andrzej Jasinski的話鼓勵所有志在挑戰蕭邦大賽的鋼琴家。無論可否贏得獎項,只要用心,你必然可以擁有蕭邦

【2010/10/18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建築與音樂】學習筆記(十一)浪漫主義6/15/2018

【建築與音樂】學習筆記(四)十字軍、歌德風格、聖母院樂派